红网湘潭站6月18日讯(分站记者 黄超)6月18日上午,湘潭市疾控中心举行“开放日”活动。20多位市民参观了气相色谱实验室、原子吸收分析室等科室,现场观摩“监测蔬菜的铅含量”实验操作。
现场观摩蔬菜铅含量监测市民对食品安全认知加深
为了让市民对食品安全监测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理化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现场做了一个小实验。
“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实验,看蔬菜的铅含量是否超标。”工作人员将今天早上从菜市场买来的生菜用刀切碎切匀,选择同样的分量分别装进六个容器。
“现在为这些样品添加硝酸和过氧化氢。”化学试剂和蔬菜样本混合后,被放进微波消解仪充分反应。随后,工作人员将提取出来的消化液移入原子吸收仪进行监测。
按照国家标准,叶菜类蔬菜的铅限量指标是每公斤0.3毫克。实验显示,今天接受监测的生菜,铅含量合格。
市民赵先生说,这是第一次观摩理化实验室,现场实验让他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深入了不少。“说实话,平常虽然关心食品安全,但是认知很模糊、很抽象。有时看了网上食品安全的负面新闻,就会很紧张,都不敢吃东西了。现在观摩了食品监管流程,吃东西也放心多了。”
湘潭食品抽检合格率逐年递增今年上半年达98%
2010年,市疾控中心成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湘潭分中心”,下辖的理化实验室也开始承揽国家赋予的食品安全监测任务。每一年,湘潭疾控部门监测的食品样品超过1000种,监测项目超过1万项。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萧福元说,理化实验室平常主要进行三种方面的数据监测:第一种是污染物含量,比如重金属;第二种是致病菌数量的监测;第三种是农药残留和药物残留。
在发现指数异常的情况后,市疾控中心会通过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国家相关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帮助。“自从挂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湘潭分中心以后,这4年我们发现湘潭范围接受抽检的食品样品合格率越来越高,今年上半年合格率超过98%”,萧福元说。
萧福元说,理化实验室负责监测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测环节包括蔬菜加工环节、流通环节。“从去年开始,接受理化实验室监测的湘潭食品中,没有发现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的现象。”
6月10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湖南启动仪式在湘潭举行,11个和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陆续开展主题活动。随着湖南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深入开展,“开放日”活动还将在农业、畜牧、食药监等部门陆续举行,有兴趣的市民可以报名参加。
(原标题:湘潭疾控中心举行“开放日”活动市民观摩蔬菜重金属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