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健康主题索引: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救灾防病 湘潭疾控在行动

2016-06-17 19:30:39 信息来源:本站 点击量:679
(通讯员 杨宇波)6月14日晚上到6月15日下午,我市突降大暴雨,湘潭县、湘乡市少数乡镇出现洪灾。暴雨过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疾病诱发危险因素增多,容易引起霍乱、伤寒、感染性腹泻、钩体、流出等传染病或食物中毒。为应对此次洪涝灾害有可能带来的疾病传播,在市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疾控机构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救灾防病的排头兵作用,上下一心积极开展救灾防病工作。
  6月16日上午,湘潭市疾控中心主任马金辉组织中心相关领导及科室负责人召开救灾防病紧急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一是做好24小时应急值守,成立防汛救灾领导小组,组建防汛机动队,明确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二是补充和完善消杀药品、器械、个人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做好相应物资准备;三是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赴县(市)区疾控指导灾后防疫工作;四是高度关注当前重点传染病疫情动态;五是编发《关于做好防汛救灾卫生应急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指导县市区疾控中心开展防汛救灾工作;2、6月16日派出一支防汛机动队,由萧福元副主任带队,共计6人,前往湘潭县锦石乡,花石镇指导防汛消杀工作,发放消杀药品;3、6月17日,先后派出3批机动队,3台应急车,携带消杀器械,前往湘潭县河口镇古塘桥中学,开展消杀灭工作。
  各县(市)区疾控中心也分别为救灾防病做出工作举措:
  雨湖区疾控中心:1、及时完善和制定了《雨湖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雨湖区卫计局自然灾害卫生应急预案》;组建防汛卫生应急队伍;2、紧急采购84消毒液20箱,漂白精片20瓶,喷雾器2台等防护用品以及诺氟沙星、霍香正气液、风油精等预防性药物;3、派出一支防汛卫生应急队伍赶赴湘潭县古塘桥镇,为受灾地区的学校、幼儿园、临街商铺、居民家中进行严格的消杀灭处理;4、印制了10000份洪涝灾害防病知识宣传单用于宣传发放。
  岳塘区疾控中心:1、保障防汛救灾卫生应急工作经费。区政府拨付5万元用于防护用品、消杀器械、急救药品、印刷资料的购置;区卫计局制定《岳塘区卫计局关于加强汛期救灾应急工作的通知》并下发,要求做好救灾防病的各项准备工作;区疾控中心制定了《岳塘区疾控中心防汛救灾工作应急预案》;2、调整应急机动队队伍,更新应急物资,采购了5万元防护用品、消杀器械、急救药品进行补充,并要求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安排救护车配置基本急救药品;3、积极协助兄弟县市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6月17日由中心副主任廖奇志、尹伟带队前往湘潭县进行灾后救援; 4、对中心应急机动队员开展了防汛救灾卫生应急知识专题培训,印制防汛救灾宣传折页、宣传手册等资料21万份并下发至各单位。
  湘潭县疾控中心:1、6月15日,县防汛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下午进入Ⅱ级应急响应;2、县卫计局成立救灾防病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立即启动《湘潭县防汛抗旱卫生应急预案》,各单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实行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制;3、“县120急救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协调医疗救援工作,配备急需的药品和仪器设备、队员生活用品等,24小时待命;4、县疾控中心成立灾后防病领导小组,制定灾后防病工作方案,并对全县各乡镇实行分片包干负责,每个乡镇派驻点督导员,并对受灾严重的锦石乡、河口镇派出应急分队驻点,共派出机动队员37人次,出车10台次;5、县疾控中心紧急采购救灾防病应急物资,已采购消毒液7200瓶,漂粉精片1200瓶,泡腾片400瓶,已下发4048瓶,漂粉精片1120瓶,将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采购;6、各医疗卫生单位启用肠道门诊,认真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目前未接到乡镇异常情况报告;7、印刷救灾防病宣传资料3万余份,确保每户受灾家庭有一份宣传资料。
  湘乡市卫计局:1、迅速出台了防汛抗旱卫生应急工作方案,要求各乡镇办迅速按照方案要求落实;2、湘乡市疾控中心迅速出动机动队到受灾较严重的中沙进行消毒处置指导,发放84消毒剂10件、漂白精片5件,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3、通过手机短信、以及在湘乡电视台进行防病知识的宣传;4、市直医院专门安排防汛抗旱医疗救治小组,市疾控中心成立5支应急机动队伍、市卫生监督执法局成立卫生监督队实行24小时值班制。
  韶山市疾控中心:1、启动汛期值班应急工作,加强汛期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应急机动队24小时值班制度;2、储备物资进行清查,及时更新、补充;3、组织对应急机动队队员开展灾区的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灭蚊灭蝇、死亡牲畜尸体处理、灾后消毒等工作的培训;4、开展针对性的卫生防病知识宣传。
  多难兴邦,大爱无疆。湘潭疾控人凭着过硬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保护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贡献。